|
夜色在薄雾中缓缓降临,尽管还有些寒意,但吃完晚饭的村民们还是三三两两拿着板凳,陆续走来围坐在火盆旁,一边等待,一边聊天。见来的人差不多了,肖锦生打开放映机,清晰的图像出现在了银幕上,电影《铁道飞虎》立即把村民的目光吸引了过去,沉寂的山村一时喧闹起来。 |
1976年,17岁的肖锦生来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电影管理站实习工作。他说:“那个年代最受欢迎的电影是《刘三姐》《少林寺》,还有《重庆谈判》《焦裕禄》等题材的电影,几乎场场爆满。”在肖锦生家里,珍藏着一台老式16毫米长江牌电影胶片放映机,有人曾经出价2万元想买走,被他婉言谢绝。 |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闭路电视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城镇电影市场慢慢萎缩。到了2006年,他每个月的工资只有90元,不久县电影公司被撤销,县广播电影电视局开始对他们的放映工作进行指导。图为他在外出放电影前,到县文广局拷片,领取放映器材。 |
在南康侗寨的一户村民家门口,有一块大约半个篮球场大的晒谷场空地,肖锦生取出长绳往门楣上挂去,然后拉直、打结、绑紧,不到十分钟,一张大银幕挂了起来。在确定电影机位后,他娴熟地架起放映机,接电源、调试音响,认真地操作着每一个环节。 |
肖锦生说,每到一个村他都会提前至少一小时先热场。为了宣传党的政策、种养技术和勤劳致富,他每年都要把有关的宣传片、科教片和公益片送到各村各寨,哪怕只有10人、20人来,也要播放。 |
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借着这个空隙,肖锦生来到附近一户村民家中与村民唠家常。这位侗族大姐十分喜欢看电影,每次看见肖锦生来到村里就高兴地不得了。在多年的工作中,他常常会去征求村民的意见,了解村民的想法,再选放适合的电影。 |
今年59岁的贵州侗族汉子肖锦生,从17岁便来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电影管理站实习工作,后来取得放映员证。42年来,他累计放映25000余场,走遍了周边136个村寨,行程近38万公里。至今,他还在放电影。
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从胶片放映机到数码放映机,从录像带到光碟再到数码电影,他经历了农村电影事业的变革,也见证了农村从落后到富裕的巨大变化。
宁 坚摄(中新社发) 拍摄于2018年1月18日至19日